Friday, December 02, 2005

Re:台灣教改的重大問題

李家同先生最近提出台灣教改的重大問題及解決方案,從他提出的簡報,從Macro的思維來檢視這個存在的普遍問題,並提出方案,我想有人關注這個問題,無論如何是值得鼓勵的.
大部份的人都把焦點關注在弱勢這個層面,冀求改善以拉近教育落差,我想這個部份是持續存在,無庸置疑地需長期關注的.而教育資源,總歸的來說,應該來自社會公資源及家庭資源,本身具有高等教育提供給小孩足夠的知識資源以學習,若加上本身具有高收入,當然,更有能力能提供小孩校外的學習或至多元的學習.我想,高等教育及收入的家庭,比一般普羅大衆,更掌有資源去幫助他們的孩子於教育的選擇.然,中產階級呢?
社會經濟的急速發展,產生有許多新貧族,他們是那種要上供納稅予國家資源,但是,又分不到社會福利資源,有許多也是高知識份子,專業經理人,他們只能憑著努力去創造財富,提供給下一代,因為他們也清楚教育的目標,其中有許多,由於負担太沈重,不願生子.
社會上也有一種富裕型的群體,他們挾各種資訊及資源,不斷上供資源,加持孩子的學習,他們的孩子被送進私校,進行大量及細狹人際社會的學習,家長會應用商業模式及思維幫助私校運作更有效率,進入這樣族群的孩子們,於物質上,是比其它大衆,來得幸福的.然,他們也有他們的難題--價值觀的平衡及人際的平衡.由於大部份來自背景相同,很難底定出差異化,學校又要創造競爭,家長,老師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習的相關係數呈高度正相關,所以人跟人的關係變得很微妙...
我常想,我們在這想本土發展,常取法國外教學方式,可是為何不拉大格局來看看,未來我們的下一代,面對的是全球的競爭,有資源的都會想把孩子送到學習outcome較好的地區去,所謂outcome是指未來的成就.我想在學習的構面,我們應該更關注孩子是否可以長期的主動學習生命中所有的智識,而不是一謂的填鴨,當有一天,孩子失衡時,又沒有足夠的智識幫助他過關時,受苦的還是孩子.
總而言之,我們談教改,只談到教育內容及方法,還少了一個who,從政府政策端,學校管理執行端,基層教師,以致於家長,人的價值思維,沒有改善,仍是治標不治本.

1 comment:

怪事 said...

你好

我們最近進行一個教育改革的活動
名為”萬人考大學”
這活動目的是讓教學品質有問題的大學系所停招和退場
藉此改善台灣大學過多卻教學品質不良狀況

不管是十年前的教改還是現再的二次教改
都是以學生家長和老師為主要受眾
但是現再我想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觀點
教改的受眾能不能換為大學院校本身也要改革?
也就是說
教改需要忍受那些不求上進的大學學店嗎?
現在的大學真的全部都具有資格”教育”學生嗎?
考試不合格的學生要重新學習
不適任的老師要調離工作崗位
然而評鑑不通過的學校卻還是可以招收學生???
大學退場機制喊了很久
卻沒有大學願意承認自己沒有能力給學生良好的教育
真的每一個大學都這麼好嗎?
那些教學品質有問題的學校
難道我們都對他們無能為力嗎?
最近
我們組成了
萬人考大學的活動
目的就是希望
教學品質不好的大學能夠立即停招
讓學生能夠受到真正的教學
讓學生家長辛苦賺的教育費用
得到真正的實質教育內容
讓學生唸了四年大學得到的
不再只是一張求職碰壁的文憑
如果你願意傾聽我們更多的看法
請上www.wretch.cc/blog/hero1999tw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