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諦岡記事
生命至目前為止,一共參加了四次喪禮,其中二次剛好是天主教望彌撒告別式.二次分別在前年底奶奶的喪禮及今年初至友的父親.也許就是這樣的因緣,去年中我隨先生享受羅馬假期,還記得是早上6:00的班機到機場,叫了車至飯店,8:00隨先生至開會會場,而巧遇和至友恰好同名的美國太太Cathy,9:00我們二個,一個基督徒,一個佛教徒,同樣地,抱著朝聖的心情,用著她半調子的西班牙及她事先上網準備周詳的資料,搭了計程車直奔梵諦岡,就這樣一連七天,我們接連三天都在哪流連忘返.....
過去在電視上看到的梵諦岡總是高聳的外牆排著長長的朝聖人龍,每天我都很幸運的能夠亳無等待地進入,感受到另一種緣起.進入梵諦岡博物館,及Sixteen Chapel,...映入眼簾的儘是用宗教藝術記錄著歷史的軌跡,我身邊有個西方精通宗教歷史的旅伴,我的心充滿了如同受洗被接納般的無限感動及温暖.不曉得是否受到佛家衆生平等思想的感染,每每見到教宗過去因訪問到中東的一些收藏品,我愈發覺得任何宗教源起都是近似的--所謂萬流歸宗.見到了米開朗基羅於81歲往生前六年將生命奉獻在教庭的藝術創作,想想一個當時已81歲的人,人生智慧是何等的高,在大部份的藝術家愈晩年愈發孤獨而自憐時,他的生命卻充滿了光輝,畫下一個懷抱衆生的圓滿巨點.旅程中適逢一個星期三早上,當日於聖彼得教堂外,有人表示有可能有機會聽見教宗的開示,我感到驚喜萬分,後來,因為聽說當時教宗身體微恙而取消,無論如何我將此當成驚奇的巧合,不論有無機緣見到他,我已感受到他不斷帶給世人偉大宗教家的德行以及精神.
生命中的偶然,教宗離開了,曾做了萬夫所不能做之事,天主教有嚴謹的選任制度,無論如何,這個以德服人,用心領導的位子,非世俗架構權職或權杖,光指派則可,就如同德蕾莎修女般,生命曾付出的影響力,才是一切生命的實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